企业简介:首页 > 宝隆凯迪 > 企业动态
  • 2018-06
    21
    白糖的新替代品甜菊糖进入越来越多的饮料,它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走进美国任一家超市、便利店或咖啡厅,你会看到许多汽水饮料和零食酸奶上标着“甜菊糖(Stevia)”的字样。制造这些饮料的企业们宣称这样的改变能让消费者更健康。


    信息咨询公司 Euromonitor 也称,2018 年美国含甜菊糖的食品饮料销量将提升至 597 吨,是 2008 年销量的 40 倍。


    中国食品产业里,比较早开始使用甜菊糖的产品包括统一旗下的小茗同学、农夫山泉的茶 π 以及康师傅推出的水阳饮料。


    但类似的趋势在中国就不那么明显了。美国犹他大学营养学和医学信息硕士陈晓芮曾在《财经》的采访中表示,相较于美国,中国的代糖饮料还处于市场教育期。会选择代糖饮料的人比较少。


    甜菊糖是一种从菊科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糖苷合成物,它热量低又带甜味,被许多食品饮料生产者称为新型天然甜味剂。


    根据市调公司 Mintel 的报告,2012 年,添加甜菊糖的产品还占不到全球代糖食品的 1/4,但去年 8 月份,这个数字已经达到 27%,超过了原本最被广泛使用的零卡代糖阿斯巴甜。


    今年初,可口可乐才发布新一代可口生活 (Coca-Cola Life)作为 2013 年推出的甜菊糖可乐升级版;2016 年,百事可乐在印度推出了添加甜菊糖的七喜;近期才宣布要继续减糖计划的雀巢,也曾将水果饮料 Sanpellegrino 加入甜菊糖来取代 40% 的白糖。


    可口生活 

    图片来源:Pixabay


    虽然中国使用甜菊糖的食品饮料不多,但却是甜菊糖供应链重要的一环。


    中国从 1970 年代末开始种甜叶菊,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甜叶菊产量和出口额最高的国家,占全世界产量的八成。中国甜叶菊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美国,占了出口总量的 1/3。


    中国制造商也在扩大投资种植甜叶菊,以满足全球各地不断增长的需求。2000 年时中国的甜叶菊出口额还不到100 万美元,到 2016 年已达 14.5 亿美元,在所有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中排名第一。


    其实,甜菊糖并不是人们第一个发现的低卡路里蔗糖替代品。


    1879 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家 Constantin Fahlberg 首次发现人造甜味剂:糖精(Saccharin)。糖精不但没有热量,甜度还是蔗糖的 300 到 500 倍。1958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 FDA)认可糖精的安全性。很快地,糖精开始被应用于全球许多食品工业当中,包括可口可乐当时推出的健怡可乐。


    直到 1966 年,科学家赫然发现糖精是致癌物质,并得出其导致小白鼠罹患膀胱癌的实验证据。FDA 旋即发出命令全面禁止使用。


    大约同一时期,化学家 James M. Schlatter 在研发溃疡药物时,无意间舔了一下手指发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由于阿斯巴甜的甜度是一般蔗糖的 200 倍,只需要很少的量就能产生甜感,热量也比蔗糖低。但阿斯巴甜的使用存在诸多争议 —— 有些研究发现不能排除阿斯巴甜引发脑瘤、脑损伤和淋巴癌的风险。 FDA 一直到 1983 年才逐渐放宽阿斯巴甜的使用限制。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马上抓住机会,在 FDA 核准后不久,分别推出含阿斯巴甜的新版健怡可乐和轻怡可乐。


    在 80 和 90 年代,这些近乎零卡路里的无糖可乐广受市场欢迎,根据卫报记者 Zoe Williams 的说法,喝无糖可乐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潮流。阿斯巴甜的使用也被扩增至汽水之外的饮料。部分酒精公司也推出无糖酒类产品。


    直到近几年,人们对天然食物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发现所谓“无糖低卡就很健康”的概念有点像诈欺。


    Mintel 的资料显示,年龄介于 18 到 34 岁的美国消费者更在意食物中的含糖量,他们认为少吃糖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但他们不相信如阿斯巴甜那样的人工代糖,约一半的消费者认为使用代糖的汽水跟原本的汽水一样不健康。


    尽管 FDA 对阿斯巴甜的描述是「研究得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并称它的安全性毋庸置疑,因为超过 200 份研究报告皆显示低剂量的阿斯巴甜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能帮助糖尿病患的减糖饮食计划。


    对于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人来说,每天要喝 19 瓶 500 毫升的无糖可乐才会达到阿斯巴甜的最高限制剂量。但很显然,在有机、天然和零添加不断涌现的广告标语里,“人造”二字始终无法让消费者放心。


    2015 年可口可乐曾发生因阿斯巴甜而引起的公关危机。隔一年百事可乐改变配方以挽救日渐低迷的可乐销量,但也在到底该用阿斯巴甜还是蔗糖素之间摇摆不定。


    左边是添加阿斯巴甜的轻怡可乐,右边是使用蔗糖素的轻怡可乐

    图片来源:recipepe.com


    这给予了甜菊糖崛起的机会。


    甜菊糖的原料甜叶菊源于南美,这种植物已被当地的瓜拉尼族人使用超过 1500 年。尽管历史悠久,但直到 2008 年 FDA 才认定其已达到可用于食品添加的标准。而欧盟就更晚了,到 2011 年才批准。紧接着一年的时间里,欧洲含有甜菊糖的新品上升至超过 300 个,而在此之前这个数字只有 50 个。


    那些期盼植物代糖已久的公司们开始加速甜菊糖饮品的商业化进程。


    可口可乐和嘉吉公司联手研发甜菊糖精 Truvia。短短几年内,Truvia 已经出现在可口可乐的 45 个不同品牌中,包括可口生活(Coco-Cola Life)、零度维他命水、Honest Tea 和 Odwalla。与此同时,百事可乐也没有落下脚步,和 Merisant 公司共同开发自己的甜菊糖精 PureVia,并将其应用在 Pepsi True 中。


    调查公司 CCM 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2014 年含甜菊糖饮料的全球产量比前年同期增长了 35%。


    但人们也渐渐发现,甜菊糖在最初的甜味过后,会产生一种苦味。这跟消费者的期待很不一样。


    甜菊糖是从甜叶菊中萃取甜菊糖苷净化而来的产物。生产商们在甜叶菊中提取出的甜菊糖苷大都是 Reb A 类型。这种类型的甜菊糖苷因为含量高所以最容易提取,但却是苦味的来源。2016 年,一家甜菊糖制造商 PureCircle 公司称,他们提取出新的甜菊糖苷 —— Reb D 和 Reb M。这两种甜菊糖苷不带苦味,但是在甜叶菊中含量极低 —— 在甜叶菊的干叶中,Reb A 就占了 1/3,而 Reb D 和 Reb M 占不到 1%。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PureCircle 公司正在培育富含 Reb D 和 Reb M 的新甜叶菊品种,但其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都仰赖大量资金。即便在甜菊糖的最大出口国中国,大多数生产商也无法负担得起。


    Mintel 研究报告也指出,尽管消费者们都说希望吃得更健康,但在买东西时真正愿意为天然代糖多花一点钱的人只占 16%。


    也因为这样,虽然已经有很多饮料企业将甜菊糖应用于产品之中,但都是通过按一定比例混用甜菊糖和蔗糖或其他代糖,来掩盖甜叶菊的苦味并降低成本。


    举例来说,使用了甜菊糖的小茗同学冰橘绿茶,每一百毫升的含糖量仍有 8 克。而其他没有使用甜菊糖的小茗同学系列饮品,含糖量每一百毫升在 8.6 克到 12 克之间。


    本来饮料业者使用甜菊糖是为了减少含糖量。但如果减糖效果不明显,不仅无法开拓那些健康意识强的消费族群,也很可能丧失喜欢原本口味的顾客。


    去年 6 月份,可口可乐就因太多消费者抱怨新的甜菊配方,其含甜菊糖的可乐可口生活便撤出了英国市场。


    尽管可口可乐新上任的 CEO James Quincey 在接受彭博周刊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经调整了旗下一些品牌的含糖量,计划将于 2018 年上半年推出 100% 使用甜菊糖也无热量的新款可口生活,其中使用的甜菊糖苷还是没有苦味的 Reb M。但他们似乎也不是很有信心能达到这项目标。


    从去年可口可乐才推出悬赏 100 万的众包挑战,想要借助大众及研究人员的帮助,找到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的新来源。


    可口可乐众包挑战赛宣传图

    图片来源:herox


    毕竟甜菊糖和过去所有代糖的发展历程一样,同样存在许多争议。


    甜菊糖苷虽然取自天然植物甜菊叶,但实际上仍属于高度精炼提取物。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乙醇或甲醇作为溶剂,并改变叶子的原有性质。


    所以用“天然代糖”一词来形容甜菊糖似乎有失公允,反倒更像一种营销手法。


    同时,有一些公司正在研究甜菊糖以外的新技术。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是近年一直反复调整甜食配方的雀巢。


    2017 年雀巢在年度报告中称,他们在研发方面投入了 17.2 亿瑞士法郎(合约 17.1 亿美元),并发布了一项能改变糖晶体结构的技术。该技术通过与以往不同地构建糖的成分和比例的方式,让食物不仅没那么甜,还能在嘴里更快地溶解。


    去年他们除了减少旗下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三的巧克力品牌 Kit Kat 7% 的含糖量,改以牛奶和可可取代之外,今年也推出新的 “Milkybar” 白巧克力棒,含糖量比过去减少了 30%。

  • 2018-06
    13
    「超级食物」奇亚籽:买来就被闲置了吗?告诉你正确的打开方式!

    超级食物的风头正盛,从羽衣甘蓝,到藜麦,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越来越收到青睐。而奇亚籽,也是挡不住越来越流行的风头了。

    奇亚籽是什么?

    奇亚籽其实就是野生鼠尾草的种子。它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吸收超过其自身重量10倍的水分。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尤其是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能够防止人体产生脱水的现象。

    奇亚籽的“母体”——野生鼠尾草

    这就是为什么奇亚籽会成为运动员的最爱:它能持续地向身体释放能量,很多运动员都会通过食用奇亚籽来提升运动耐力、帮助肌肉恢复或提高关节灵活性。

    在欧美许多以素食为主的越野跑者及选手,不吃肉类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必须从其他食品中获得不同的营养素。奇亚籽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以单重而言甚至大过於一颗蛋的质与量。

    为什么奇亚籽被称为超级食物呢?

    在一些引用率很高的文献中,研究结果均表明,奇亚籽是优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的良好来源,而omega-3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

    100克的奇亚籽中,omega-3含量高达19.3克;而作为以omega-3含量著称的三文鱼,含量却只有2.7克/100克(湿重)。

    从左到右依次为今年大热的“四大金刚”种子:奇亚籽、亚麻籽、芝麻、藜麦

    但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研究表明,亚麻籽、紫苏籽中的omega-3含量完全可以和奇亚籽媲美。

    而说到抗氧化性强,虽然奇亚籽中的确有多种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类油脂如VE等。但抗氧化物质在大多数食物如果蔬、植物种子中都存在。

    奇亚籽里的膳食纤维能吸水膨胀,是奇亚籽的特性

    而奇亚籽众多保健功能里,最诱人的或许是它的减肥功能了,诚然它的高纤维素含量能帮助人肠道通畅,但在一项试验中,每天给超重的人吃50g奇亚籽,时间长达12周的试验中,并没有发现奇亚籽能减轻这些超重人群的体重和控制他们的食欲。所以想靠奇亚籽减肥的人,还是歇歇吧,它可不是靠“减肥”上位成为超级食物的!

    所以说,虽然奇亚籽的确营养丰富,也有superfood的美誉,但不要期待它有什么神效,保持合理膳食才是健康不二法门啊~

    而你跟风买的奇亚籽,是不是已经闲置许久?我们收集了好几款奇亚籽的食谱,拯救你的奇亚籽库存!

    巧克力奇亚籽布丁

    1 1/4 杯牛奶 1/4 杯奇亚籽 3 大勺可可粉

    一撮盐 1 大勺蜂蜜 黑巧克力屑

    1. 将除了黑巧克力屑外所有原材料放入罐子里。

    2. 用力摇晃罐子,使其混合均匀。

    3. 将罐子放入冰箱里冷藏过夜,令奇亚籽完全吸收水分膨胀。

    4. 食用前,撒上黑巧克力屑,也可以点缀任意自己喜欢的水果。

    奇亚籽muffin

    1 3/4杯中筋面粉 3/4小勺泡打粉 1/4小勺小苏打

    1/4小勺盐 3大勺奇亚籽 1杯糖

    10大勺室温软化黄油 1枚鸡蛋

    1枚蛋黄 1/2杯牛奶 1/2杯希腊酸奶

    1. 烤箱预热到175℃。

    2. 在大碗里,将所有干料混合均匀。

    3. 黄油加入糖打发,然后放入蛋黄和鸡蛋打匀。

    4. 加入牛奶和希腊酸奶,打至彻底混合乳化。

    5. 将干料混合物慢慢翻拌入蛋液里。

    6. 把面糊放入muffin模具里,然后烘烤14-16分钟,至竹签插入无湿润液体带出。

    奇亚籽燕麦椰子油曲奇

    这款曲奇可以说非常健康了,油和糖用量较低,又采用了燕麦和奇亚籽两种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材,是健康又能饱腹的小零食。

    3 杯燕麦片 3大勺奇亚籽 1小勺肉桂粉

    1/2小勺泡打粉 1/2杯椰子油

    1/2杯蜂蜜 1小勺香草香精

    1. 烤箱预热180℃。在烤盘里垫上烘焙纸。

    2. 将燕麦片放入搅拌机里打碎成粉。然后放入碗里,和奇亚籽、肉桂粉、泡打粉一起拌匀。

    3. 在粉中间挖一个洞,倒入融化黄油、蜂蜜和香草香精,拌匀。

    4. 将混合物揉成小球,放在烤盘上。在烘焙过程中小球会摊开成为饼状。

    5. 烘焙约10分钟,直到边缘金黄,即可取出饼干放凉。

  • 2018-06
    12
    甜点大危机!吃糖导致皮肤老化,了解一下?
    糖果、蛋糕、巧克力,各式各样的甜品点心可以说是女生们的最爱,甜美的滋味让人上瘾,而爱美,也是女人的天性,但你可知道,这两大爱好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矛盾吗?如果说吃糖会导致皮肤老化,影响你的美貌,爱美的女士们,你们还愿意再吃甜食吗?
     
    我们说衰老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现有的医学科技还不能逆转衰老。但为什么同样的年龄,有人就显得年轻靓丽,而有人就老气横秋呢?为什么岁月这把无情的杀猪刀在每人脸上留下的印记大不相同呢?要知道,每人身上都有许多外因和内因在时时刻刻影响皮肤衰老的进程。外因,比如说紫外线、干燥、不适合的化妆品、不当清洁都会加速皮肤的衰老,而内因,就是指我们身体内部发生的一些生化反应,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氧化”“自由基”,还有就是今天我们要谈到的“糖化”。
     
    糖化,你需要了解的专业名词
     
    “糖化”,全称非酶糖基化(NEG),是身体内一系列在没有酶这种生物催化剂的帮助条件下发生的,复杂的生化反应。也就是蛋白质和葡萄糖通过一系列氧化、重排、交联等过程,结合形成不可逆的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而经过大量研究证实,AGEs与诸多衰老相关的身体变化甚至疾病有关。如果流经皮肤的血液中含有过多的糖分,这些多余的糖分就会附着在皮肤中负责弹性与紧致感的胶原蛋白上,形成AGEs,破坏皮肤弹性并使肤色暗沉。因为这些被糖分附着的胶原蛋白,失去了原有的性能特点,丧失了弹性,进一步发展,胶原蛋白断裂,就会使肌肤松弛并形成细纹。而这种被破坏的胶原蛋白形成的网状结构,整体的通透性较以往明显降低,进一步阻碍了皮肤的正常生理代谢,使得外界营养物质和水分无法被有效地吸收,局部细胞微环境循环代谢障碍,导致皮肤暗沉;同时细胞的代谢废物难以排出体外,容易发生痤疮、“青春痘”等肌肤问题,过多的AGEs堆积还能造成局部色素分布不均,形成色斑。
     
    由此见得,细纹、痤疮、色斑等几大肌肤问题都与“糖化”反应的产物AGEs有关。
     
    何人面临“肌肤糖化”风险?
     
    那么既然说是血液中的糖分引起的糖化等一系列导致皮肤老化的问题,我不是糖尿病患者,我的血糖不高,是不是就不会面临“肌肤糖化”的风险了呢?
     
    不是的。
     
    随着进食,正常人的血糖也处在波动之中。而这个波动的范围,“波峰”即高血糖的程度和维持时间,都会对AGEs的形成与堆积起作用。进餐后血糖势必增加,所谓“正常人”只是代谢功能正常,能在医学允许的时间内将血糖降低到一个稳定的、对身体各个脏器器官没有危害的水平,但并不能消除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内AGEs形成的几率。换言之,想要减少人体内AGEs的生成,只有从食物上入手,减少血糖波动,即降低高血糖的程度和减少高血糖维持的时间。而不同的食物所能升高血糖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即所谓“升糖指数”不同。
     
    升糖指数(GI)全称“血糖生成指数”,反映了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情况。简单来说,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进入胃肠道消化快、吸收快,分解成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变成血糖,血糖的峰值高,高血糖持续时间长,体内的“糖化”反应几率增加,对皮肤老化的影响大。反之,GI低的食物,会减少人体内AGEs的生成,缓解肌肤老化。
     
    吃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那么哪些食物的GI高,哪些食物的GI低呢?绿叶蔬菜和一些口感酸甜、纤维含量高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橙、柚,还有粗粮比如全麦面包、藜麦沙拉,或者添加了豆类和杂粮的“二米饭”等主食,都是GI低的食物;而肉类、薯类、奶制品和木瓜、菠萝、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都是中等GI的食物;糖饮料、甜食、精米白面,越是精细加工和直接添加糖的食物,GI越高。西瓜、荔枝、龙眼、枣这些口感非常甜的水果,也是高GI食物。
     
    除了减少甜食摄入,选用低GI食物从而降低皮肤“糖化”反应之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防晒、保湿,合理清洁肌肤,应用适合自己的护肤品,戒烟戒酒,减缓压力,放松紧张情绪。另外,多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都是帮助你抵抗氧化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小卫士”。
     
    让我们从全方位入手,抵抗肌肤老化,焕发美好青春活力!